首页 资讯 正文

1元1只卖爆了!浙江有人专门晚上出去抓

体育正文 182 0

1元1只卖爆了!浙江有人专门晚上出去抓

1元1只卖爆了!浙江有人专门晚上出去抓

“知了,知了……”树上的知了昨天突然集体开唱(kāichàng),不愧是民间“出梅预报员”,当天杭州官宣(guānxuān)了6月30日出梅,天气将从“大火收汁模式(móshì)”变成“烧烤模式”,最高气温朝着39℃发起挑战。 这声音(shēngyīn)在一些网友看来(kànlái)也意味着,季节限定美味即将下线——知了猴都脱壳了,不好吃了。 知(zhī)了猴蜕壳——金蝉脱壳 记者昨晚在杭州萧山一河滨公园看到(kàndào)有人举着手电筒在草丛里找东西。这架势一看就是“美食家”出动来找知了(le)猴的。走近一看,果不其然,一位阿姨已经在桶里放着浅浅一层“成果(chéngguǒ)”了。 “找了(le)十来天了,今天(jīntiān)差不多就结束了。你听白天知了都出来叫了。”她说,每年也就6月份能(néng)吃到新鲜的知了猴,舍不得吃了就放冰箱冻起来。 她来自安徽(ānhuī),当(dāng)地把没有脱壳的(de)知了(le)当美食。“油炸吃很好吃的。丽水那边吃老的,就吃一段肉,我们喜欢吃嫩的(幼虫)。”阿姨一边说着一边举起手电筒给记者看,知了猴原本在地下,到了脱壳成年时会本能(běnnéng)地往树上爬去,到6月底地上基本找不到幼虫了,偶尔能在树干上抓到几个,但大多已是蜕壳的成虫,“大了就不抓了,一来不好吃,还有就是知了会撒尿(sāniào)”。 昨晚,阿姨只带了(le)手电筒和一个斜挎水桶,“晚上没事就来随便找找”。她说一些专业(zhuānyè)的捕蝉人或是养殖场,会提前在树干上贴一圈胶带,知了猴爬上去就会被粘住,这样更好(gènghǎo)“围剿”。 据(jù)媒体报道,由野生“知了猴”不仅(bùjǐn)风味独特、含有丰富的(de)蛋白质,但越来越难找,所以市场需求量这几年越来越大。为保持“知了猴”新鲜,在山东、安徽一些地方不少摊贩在村头道路边摆摊,抓到后迅速转手给(gěi)外地客商。 不过很多人(rén)对这种美味大多抱有天然的排斥——“不敢吃”,有网友说很想尝试,但真下不去口,有的则是在外地朋友(péngyǒu)的“怂恿”之下(zhīxià)浅尝辄止。 记者在网上搜索知了(le)猴,这东西名字还真多,有的叫白蝉金蝉,有的叫结了龟,还有(háiyǒu)的写着“唐僧肉”,主要发货地在山东(shāndōng)、江苏、安徽等地,今年新货的价格基本是1-1.5元一只。较大的店铺已有2万+的销量,多是回头客,小店也带上了“周(zhōu)销量上涨四倍(sìbèi)”的系统标签。 最后,还是温馨提醒。无论是知(zhī)了猴还是知了,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(chī)。 食用引起过敏(guòmǐn)的病例在急诊非常常见(chángjiàn),前几年萧山就有(yǒu)不少吃知了过敏的新闻。部分患者食用后会(huì)立即出现皮肤瘙痒、皮疹、发烧、头晕、恶心呕吐等过敏症状,有的甚至会诱发支气管哮喘,导致呼吸困难,短时间内就发展成过敏性休克,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。 对此(duìcǐ),医生提醒广大市民,知了虽然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及微量元素,但并非人人都适合食用。知了也容易携带细菌、寄生虫以及重金属(zhòngjīnshǔ)等也不(bù)宜多吃。 特别是有以下情况(qíngkuàng)的人群不宜食用: 1.过敏体质者:知(zhī)了作为一种异体蛋白,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的机率高,而且容易出现(chūxiàn)严重的过敏反应。 2.肾病患者:知了的蛋白质可以增加肾脏(shènzàng)负担,应限制食用。 3.痛风患者(huànzhě):知了蛋白质含量高(gāo),嘌呤含量也高,痛风患者食用会加重病情。 4.肝病患者:部分知了含有少量(shǎoliàng)有毒物质(wùzhì),人体摄入后需要肝细胞来解毒,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出现中毒。 来源:FM93交通之声(zhīshēng)
1元1只卖爆了!浙江有人专门晚上出去抓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